討論成員:Keepout2010/Danh Sac Quoc Gia

关于音译

我觉得我们现在有两种音译的方式:

  1. 顾及汉喃用字的意义及美感,尽量做到信达雅。如 Afghanistan (Áp-gha-nít-xtan) -> as phu khas ni suw thanr -> 亞夫可尼史坦。
  2. 尊重越南人的读音习惯,采用越南人最习惯的音节(参考越南政府官方资料或越文维基百科等,做到有根有據),用音译专用字(作用如日文的片假名,不必考虑其意义)来音译。如 Afghanistan (Áp-gha-nít-xtan) -> Áp kha nít xờ tan -> 押珂𡥴疎潵。

關於第1項,我個人有一點小小的看法,想跟你討論一下:

  • 我們是從字的角度出發來音譯,但我們並不知道推出的這個讀音是否符合越南人的語音習慣。就像如果越南人一廂情願的把 Australia 的中文寫作“澳斯揣倆”(ao si chuai lia),看似很接近原詞語音,但中國人未必喜歡這樣的讀音。
  • 另外,有些我们觉是很有意境很美的信达雅的音译文字,别国人不一定那样认为。一个例子就是 France,中国人觉得“法兰西”這三個字好,日本人觉得“佛兰西”這三個字好,越南人还曾经在近代用过“坡郎沙” (Pha Lang Sa)。不在这个国家生活很久,不对他们的语言文化有很深的了解,我们可能很难揣测到别人喜欢什么。
  • 如果觉得文字的美比语音更重要的话,我们完全可以用中文(甚至日文)的现成的音译文字。本来越南也大量使用汉越音译词,相信也会有一定的接受度。

与其在不确定中确定一个我们一厢情愿觉得合适的音译,不如把一切规范化,采用音译专用字(作用如日文的片假名,不必考虑其意义),因为这至少是一个客观的没有个人文化背景倾向的理由。如果遇到实在看不过去的,不妨逐个讨论修改,或者大可不用管它,让越南人自己在使用中更新发展它。--SaigonSarang (討論) 09:54 次𠄩 𣈜4𣎃8𢆥2014 (ICT)